新闻动态
校园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快讯
我们需要追求什么样的教育科研
与老师们交流,时常听到一些老师对教育科研有这样一种认知: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学之外的一种的负担;搞教育科研不外乎就是为学校披上一件“漂亮的外衣”;搞教育科研不外乎就是为了评职晋级、评优晋先多了一个砝码而已;作为教师,不评职不晋优,教育科研有何必要?很多老师会说:“我们只需要把自己的书教好,班带好就行了。”“教好书,带好班”,不 “研究”能“好”吗?!看着一线教师每天的忙碌与敬业,我很感动!不少青年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反复研究琢磨,雾里寻花;有的老师为了自己教育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影响身心状态,疲顿无措。
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本来应该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状态,是教师职业的一部分,是我们面临教育教学困惑时的解惑方式,应该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心需要。为什么学校教育科研就不能成为一种积极的工作生态呢?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呢?怎样唤醒科研意识、价值追求与职业幸福成就感?为什么教师会觉得是一种负担?
作为今天的教育科研人,我们需要回到学校教育科研本身,从教育科研人的内心出发,再度审视和追问:我们到底需要追求什么样的教育科研,才能在一线教师中确立起内心普遍认同、正确、科学的教育科研价值观,进而形成良好的科研品质和文化人格,真正让教育科研让在他们的内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探索研究出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更适合学校事业发展的教育教学规律?我们到底需要追求什么样的教育科研,才能走出在今天中小学中普遍流行的“学校教育科研是摆设与点缀”、“学校教育科研是伪科研”的困境,真正介入学校管理,影响学校决策,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凝炼学校特色,铸造学校文化品牌,真正发挥好学校教育科研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学术发展、教育改革与创新、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中的积极作用?惟有这样,我们才会找到学校教育科研的正确方向和路径,更好地秉承温江中学教育科研的优秀传统,不断开创学校教育科研新局面。
那我们需要追求什么样的教育科研呢?
第一,直击问题。
教育科研产生于问题,问题是教育科研的源点。教育科研的魅力就在于善于发现和研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客观问题,探索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路径和方法。我们需要追求的教育科研,是敢于直击学校发展真问题的教育科研。它研究的问题不只是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成长、改革与创新的问题,还应广涉学校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后勤管理、队伍建设等学校办学中的现实与发展问题。以研究解决问题入手,凝炼学校特色,打造学校文化品牌。它将以“构建学校科研文化机制,铸造教师个人科研品质、文化人格,升华学校学术品位和文化品位”作为最高目标,追求实现更高意义的学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在这种更高教育科研意义下的教科室,应该成为学校发展的参谋部、信息部和指挥部,在研究指导教育教学的基础上,要从“组织、指导、培训、研究、评价、影响”等方面介入学校管理,为学校决策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影响学校决策,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
第二,简单明了。
周川在《科学的教育价值》一书中曾这样写道:“对简单性的追求一直是科学研究活动一项重要原因。”我们需要追求的教育科研,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因为教育现象是复杂的,而这些现象背后的教育规律却是简单明了的,需要我们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复杂的教育现象,从而揭示规律,指导实践。简单明了的教育科研,一定是我们想清楚了再做的教育科研,是解决“真问题”的教育科研,即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最感兴趣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进行归类、转化成课题研究的形式。这样的教育科研,一定是有了课题,再去思考课题的名称、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预期有什么样的结果,思路清晰、陈述简明,简单明了。
第三,科学有效。
我们需要追求的教育科研,应该是切入实际、着眼实用、讲求实效的教育科研,是以课题为载体,引导老师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讲座、报告、看录像资料、听课、专题评课、交流会、学术沙龙等形式富有生命力的科研活动,将教学与研究整合,让老师做到教学研合一,衍生出“在教学中学习、研究,在学习中教学、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学习”的教育科研生态。这种教育科研生态,可以让教师在教育叙事、讲故事中,传达着自己对教育的解释与理解;也可以让教师在撰写案例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方法,总结经验与教训,寻找理论的支持,萌发创新的意念;还可以让教师在平日里的反思日记中,回味教学中刹那间的得意和教学智慧火花迸发时的心灵感受,用笔头不拘形式、不拘长短地及时保存鲜活的教学事例,丰富自己的教学人生;更可以让教师在相互合作、共同研创中,实话实说,把深藏于心的理性思考,自由表达,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交流碰撞中,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路径和方法。
第四,富有个性。
没有鲜明的个性,就谈不上创新,就不会在教育的长河留下痕迹。教育科研,是一个个有着个性思想、理念、风格与风采的老师进行的教育科研。所以,我们需要追求的教育科研,应该是“有独特的敏感和创造精神”的富有个性的教育科研,应该是在积极、宽松的学术氛围中,老师根据自己教育教学的个性特长、教学特色,选择、设计、研究符合个人特色的课题,而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选题一般化、对象一般化、内容一般化、方法一般化的“听命科研”。
第五,充满情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育科研工作本身是丰富多彩、充满欢乐的,为什么今天教师们不能形成一种研究的“志趣”而“乐在科研”呢?有没有与我们的教育科研目的、思路、选题、做法没有很好的思考清楚有关的现象存在呢?如果我们需要追求的教育科研是简单明了的,是有效的,是充满“独特的敏感和创造精神”的,那我们能不快乐吗?所以,我们的教育科研,需要充满趣味与欢乐。
尽管做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科研,需要付出难以估量的艰辛努力,但如果我们都有明确的目的、清晰的思路、独特的选题和务实有效的做法,我们将做的过程看做是自己成长的过程,是生命历程中的一段,我们就一定会乐在其中。试想当我们精心选择与设计的某个精当课题一旦成功,那种来自我们内心的喜悦与激动,将是怎样一种他人难以想像的快乐!
我们需要追求的教育科研,应该是有助于更好地卸掉教师身上过重的负担,让教师能够正确地定位自己、悦纳自己、提升自己、绽放自己、创造自己,做到与经典、广博为伍,触摸前沿;让教师在独立的思想、创意中,在思潮的涌动和才气的洋溢中,充分彰显个性的美丽,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们需要追求的教育科研,应该是一个好的精神氛围和心灵的场域,能让教师在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与交锋、真诚的交流中,源源不断地从心底汩汩流出自己鲜活的思想,尽情享受对问题认识得更加深刻与全面后的那份快意与收获!
总之,我们需要追求的教育科研,应该是研究真问题、追求真教育、富有教育传承和批判精神的教育科研。我们需要追求的教育科研,也应该是追求简单明了、科学有效、富有个性、充满情趣的教育科研。我们需要追求的教育科研,还应该是有着积极向上精神氛围、强大心灵场域、高认同高协同、务实改革创新的教育科研!我们需要追求的教育科研,更应该是能根植基层、介入管理、引领方向的教育科研。
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本来应该是学校工作的基本状态,是教师职业的一部分,是我们面临教育教学困惑时的解惑方式,应该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心需要。为什么学校教育科研就不能成为一种积极的工作生态呢?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呢?怎样唤醒科研意识、价值追求与职业幸福成就感?为什么教师会觉得是一种负担?
作为今天的教育科研人,我们需要回到学校教育科研本身,从教育科研人的内心出发,再度审视和追问:我们到底需要追求什么样的教育科研,才能在一线教师中确立起内心普遍认同、正确、科学的教育科研价值观,进而形成良好的科研品质和文化人格,真正让教育科研让在他们的内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探索研究出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更适合学校事业发展的教育教学规律?我们到底需要追求什么样的教育科研,才能走出在今天中小学中普遍流行的“学校教育科研是摆设与点缀”、“学校教育科研是伪科研”的困境,真正介入学校管理,影响学校决策,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凝炼学校特色,铸造学校文化品牌,真正发挥好学校教育科研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学术发展、教育改革与创新、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中的积极作用?惟有这样,我们才会找到学校教育科研的正确方向和路径,更好地秉承温江中学教育科研的优秀传统,不断开创学校教育科研新局面。
那我们需要追求什么样的教育科研呢?
第一,直击问题。
教育科研产生于问题,问题是教育科研的源点。教育科研的魅力就在于善于发现和研究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客观问题,探索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路径和方法。我们需要追求的教育科研,是敢于直击学校发展真问题的教育科研。它研究的问题不只是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专业成长、改革与创新的问题,还应广涉学校教学管理、德育管理、后勤管理、队伍建设等学校办学中的现实与发展问题。以研究解决问题入手,凝炼学校特色,打造学校文化品牌。它将以“构建学校科研文化机制,铸造教师个人科研品质、文化人格,升华学校学术品位和文化品位”作为最高目标,追求实现更高意义的学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在这种更高教育科研意义下的教科室,应该成为学校发展的参谋部、信息部和指挥部,在研究指导教育教学的基础上,要从“组织、指导、培训、研究、评价、影响”等方面介入学校管理,为学校决策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影响学校决策,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
第二,简单明了。
周川在《科学的教育价值》一书中曾这样写道:“对简单性的追求一直是科学研究活动一项重要原因。”我们需要追求的教育科研,应该遵循这一原则。因为教育现象是复杂的,而这些现象背后的教育规律却是简单明了的,需要我们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复杂的教育现象,从而揭示规律,指导实践。简单明了的教育科研,一定是我们想清楚了再做的教育科研,是解决“真问题”的教育科研,即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提炼出最感兴趣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进行归类、转化成课题研究的形式。这样的教育科研,一定是有了课题,再去思考课题的名称、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预期有什么样的结果,思路清晰、陈述简明,简单明了。
第三,科学有效。
我们需要追求的教育科研,应该是切入实际、着眼实用、讲求实效的教育科研,是以课题为载体,引导老师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讲座、报告、看录像资料、听课、专题评课、交流会、学术沙龙等形式富有生命力的科研活动,将教学与研究整合,让老师做到教学研合一,衍生出“在教学中学习、研究,在学习中教学、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学习”的教育科研生态。这种教育科研生态,可以让教师在教育叙事、讲故事中,传达着自己对教育的解释与理解;也可以让教师在撰写案例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方法,总结经验与教训,寻找理论的支持,萌发创新的意念;还可以让教师在平日里的反思日记中,回味教学中刹那间的得意和教学智慧火花迸发时的心灵感受,用笔头不拘形式、不拘长短地及时保存鲜活的教学事例,丰富自己的教学人生;更可以让教师在相互合作、共同研创中,实话实说,把深藏于心的理性思考,自由表达,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交流碰撞中,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路径和方法。
第四,富有个性。
没有鲜明的个性,就谈不上创新,就不会在教育的长河留下痕迹。教育科研,是一个个有着个性思想、理念、风格与风采的老师进行的教育科研。所以,我们需要追求的教育科研,应该是“有独特的敏感和创造精神”的富有个性的教育科研,应该是在积极、宽松的学术氛围中,老师根据自己教育教学的个性特长、教学特色,选择、设计、研究符合个人特色的课题,而不是人云亦云,也不是选题一般化、对象一般化、内容一般化、方法一般化的“听命科研”。
第五,充满情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育科研工作本身是丰富多彩、充满欢乐的,为什么今天教师们不能形成一种研究的“志趣”而“乐在科研”呢?有没有与我们的教育科研目的、思路、选题、做法没有很好的思考清楚有关的现象存在呢?如果我们需要追求的教育科研是简单明了的,是有效的,是充满“独特的敏感和创造精神”的,那我们能不快乐吗?所以,我们的教育科研,需要充满趣味与欢乐。
尽管做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科研,需要付出难以估量的艰辛努力,但如果我们都有明确的目的、清晰的思路、独特的选题和务实有效的做法,我们将做的过程看做是自己成长的过程,是生命历程中的一段,我们就一定会乐在其中。试想当我们精心选择与设计的某个精当课题一旦成功,那种来自我们内心的喜悦与激动,将是怎样一种他人难以想像的快乐!
我们需要追求的教育科研,应该是有助于更好地卸掉教师身上过重的负担,让教师能够正确地定位自己、悦纳自己、提升自己、绽放自己、创造自己,做到与经典、广博为伍,触摸前沿;让教师在独立的思想、创意中,在思潮的涌动和才气的洋溢中,充分彰显个性的美丽,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们需要追求的教育科研,应该是一个好的精神氛围和心灵的场域,能让教师在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与交锋、真诚的交流中,源源不断地从心底汩汩流出自己鲜活的思想,尽情享受对问题认识得更加深刻与全面后的那份快意与收获!
总之,我们需要追求的教育科研,应该是研究真问题、追求真教育、富有教育传承和批判精神的教育科研。我们需要追求的教育科研,也应该是追求简单明了、科学有效、富有个性、充满情趣的教育科研。我们需要追求的教育科研,还应该是有着积极向上精神氛围、强大心灵场域、高认同高协同、务实改革创新的教育科研!我们需要追求的教育科研,更应该是能根植基层、介入管理、引领方向的教育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