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省温江中学!
校园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快讯
温中大讨论 聚焦新课题
发布时间:2018-06-19
2018年6月22日下午,中共温江中学校总支委员会全体委员以及温江中学全体行政在视频会议室召开会议,开展了“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
会上,中共温江中学校总支书记、校长陈庆康强调,开展“三大”活动,旨在以思想指导行动,不断加强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做到学思结合,把思想意识落实到实践之中。学校党总支根据教育系统“三大”活动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提出研讨课题为《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思考与实践》,期待以这次“三大”活动,促进我校学生多元化发展,提高学生科创、竞赛能力,打造行知教育品牌,突破我校发展瓶颈。
作为温江教育人,聚焦新时代温江“三步走”和“学到温江”品牌建设的战略目标,作为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共产党员,我们该“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接下来,中共温江中学校总支委员会的委员们围绕早期培养创新人才应该“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展开了深入而广泛地讨论。
总支生活委员、教育教学科研中心主任杨洪林认为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创新型人才。杨主任认为,创新型人才具有几个特征:1.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有很强的自我学习与探索的能力,3.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拥有广博而杂实的知识,有较高的专业水平,4.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与他人合作或共处,5.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承担艰苦的工作。杨主任说,要根据我校师资、学生学习兴趣、外部条件、当前发展态势等实际情况,开设符合实际情况的创新性课程。如我校成立创新研究小组就是非常好的措施。
总支统战委员、副校长金忠认为,培养创新人才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注重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二是注重学生行为习惯、学习品质的培养,比如杜绝拖延症,比如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等;三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比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等。
总支组织委员、副校长李双渡认为,创新型学生的标准是:具有优良的学习品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好的性格。培养创新人才应该从选拔和培养两个方面入手,因此,学校应该在招生方面不断注入新思维,不断推出新举措,同时教师的高度决定学生的高度,一定要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学习型教师团队。
总支纪检委员、副校长张学延从人的发展的纵向角度,强调我们培养创新人才应该把眼光放远,要弄清楚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初中、大学在干什么,我们的生源从哪儿来,人才培养出来后到哪儿去,什么样的人能进入优秀大学的实验班。张校长认为,我们应对创新人才培养的组织架构做出组合与调整,思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如何与高校对接。张校建议招生办对学生从小学高段开始跟踪,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能仅停留在理科方面,还得注重人文学科,从人文方向寻找突破口。
总支宣传委员、副校长陈建中在“怎么看”方面认为,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十九大提出创新驱动,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讲话中提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学到温江品牌的打造都对创新人才提出了要求。在“怎么办”方面,陈校认为,我们应迎难而上,在深化改革方面当弄潮儿,闯出一条特色之路。在“怎么干”方面,陈校认为应行知合一,开通绿色通道,在学校坚实的政策支撑下注重学生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打破以分数评比师生的评价机制,在课程改革、师资建设、改进教育土壤方面做出新的举措。
最后,总支书记、校长陈庆康对本次“大讨论”做出小结,陈校长认为,委员们在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与实践方面思考得深,思考得透,思考得细致。想清楚才能干明白,我们在想清楚、议透彻之后要在实践上有创新举措,与此同时,广大行政干部都要在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方面深入思考,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学校的发展不懈奋斗。



















028-82606367

传真:028-82606367

邮箱:904813323@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花都大道西段398号

Copyright © 四川省温江中学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201188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1502000647号

举报电话:纪检监督电话(028)12388”

官方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