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四川省温江中学!
校园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快讯
相约金秋,再聚温中
发布时间:2017-10-20

        金桂抖落满身香,玉兰妆成一树凉;芙蓉争妍次第开,银杏披上黄金甲。深秋的美丽无法让人视而不见,岁月极好,在于它必然流逝,流年匆匆,永恒的是美好回忆。
        温江中学高65级学子,55年前,在母亲最贫最弱的年代,在他们最美的青春年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温江中学,随后三年在这里追云逐月,晨读暮诵,侃侃而谈,如今年近古稀的他们早已穿越星辰大海,成为了各行各业的翘楚,而对这孕育他们青春梦想的母校温中,一往情深,情不知所起……时隔五十余载,他们早已不是少年模样,沧海桑田,他们却始终牢记母校的教育和培养,深情怀念那苦读的学习时光,菁菁校园林荫道上留下过他们爽朗的笑声,运动场上凝滞过他们活泼的身影,教室里回荡过他们琅琅的书声,当年还是懵懂少年的他们在温中这方沃土上孜孜不倦地奋斗着。
        时光荏苒,他们已毕业离开温中52年,然而对母校的那份牵挂,那份热忱丝毫不减。未能抛得温江去,一半勾留是此地,2017年10月20日,这群老校友相聚在温江,他们带着一份自豪走进温中校园,眼中看着当年只道是寻常的母校而今已是日新月异,成绩辉煌,桃李遍天下,他们深切感受到母校的巨大变化,口中怎不念叨自己昔日恰同学少年的峥嵘岁月?时间愈行愈远,记忆历久常新,心中氤氲的是悠悠母校情,真可谓似水流年五秩秋,此心安处是吾校啊!


言为心声,让我们听听这届老校友的感慨吧:
        “今天我们迎着金秋的阳光,汇聚在了美丽蓉城的浣花溪畔。抚今追昔,感慨万千!难忘那55年前的金秋,我们这群寒门学子,受到国家政策的特别关照,被选送进了地区唯一一所重点中学培养深造。我们四十多个朦胧少年远离家乡,汇集到了江安河畔,这机缘让我们相识相知于温中校园、朝夕相处达三年。
        忘不了啊忘不了,那个时期国家尚且困难,却专门拨出经费,为我们提供助学金,配备最好的老师和先进的实验设备,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我们懂得珍惜,懂得感恩,为了祖国,为着理想,我们携手并肩,寒窗苦读,全面发展。不论平日还是节假日,教室里灯火通明,读书声不断;每天晚自习前李亨富同学的读报声还时不时地迴响在耳边;卢朝帼同学带领大家高唱主旋律的歌声仍然廻荡在耳畔。学习之余,我们开荒种菜,下河打沙,窑上搬砖,用我们稚嫩的双肩,挑起了勤工俭学的重担。在那艰难而又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四十多位同学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一人有困难,大家来支援,我们同欢乐,共患难,为着理想勇往直前!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过不平凡的三年,我们已经从翩翩少年成长为了有志青年。全部出色地完成了高中阶段的学业,进入高校继续深造。由于当时特殊政策的影响,遗憾的是我们班有几位品学兼优的同学,未能进入高校。他们虽然一度迷茫,但没有沉沦:有的自学成才,成了知名律师;有的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有的成了新农村建设的骨干,成绩斐然;有的重新考入高校,彰显出非凡的实力和基本功。这就是我们高65级1班的同学:聪明好学,正直善良,勤劳勇敢!这就是我们的班集体,团结、和睦、温暖。毕业后我们奔赴祖国的大江南北,深入基层、边疆,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第一志愿。凭着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和扎实的基本功,几经拼博,各自都成为了各行各业的骨干。虽无轰轰烈烈之伟业却有实实在在之奉献,我们用智慧和热血共同浇注了共和国高速列车的坚实路基。      
        回首往事,一件件、一桩桩,栩栩如生,难以忘怀。忘不了我们的母校温江中学,忘不了曾经朝夕相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同窗故友,忘不了我们共同度过的充满激情的不平凡的岁月。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古稀之年,让我们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祝愿我们的母校积历史之厚蕴,更展宏图,再谱华章!”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毕业我温中者,皆精英也!感谢老校友不忘母校、关注温中的初心!长江前浪推后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身为温中学子定要勤学善思,追求卓越,不辜负老校友对后辈的殷切期望!身为温中教师更要传承母校的优良传统,砥砺前行,续写华章!
 
028-82606367

传真:028-82606367

邮箱:904813323@qq.com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花都大道西段398号

Copyright © 四川省温江中学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2011885号-1    

                     川公网安备51011502000647号

举报电话:纪检监督电话(028)12388”

官方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