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2月13日,我校生物教研组围绕了教研组申报教育部青年课题《学生高效率学习的心理研究》之子课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对学习心理影响》研究积极参加了温江中学“激探用悟”四要素课堂教学比赛。赛课老师是高一备课组的李海玲老师和高二备课组的彭棣老师。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很精彩,教师对课堂的把控到位,学生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课后学生反响良好。两位老师都充分展示出温江中学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两位老师上的都是必修一第5章第4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这一节内容,不同的是,李海玲老师展示的是《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而彭棣老师则呈现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课堂教学。两位老师在正式赛课之前都进行了多次磨课,每一次磨课前都精心准备,磨课过程中,全组老师都积极参加,观察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活动过程,并记录,课后全组教师再交流讨论,每一次磨课都比上一次进步、改进很多,以至于最后赛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相比第一次磨课有很大的提升。并且,李海玲老师的课属于实验课,每一次实验课全组老师和实验室老师都全力支持并积极参与实验准备,比如实验材料的采购,实验药品的配置等等,充分体现出我们生物教研组对实验课教学的重视程度和生物教研组的凝聚力。
课后由高一备课组的彭彬老师和秦宇老师,高二备课组的杨菊老师和赵畅老师分别对李海玲老师和彭棣老师的课堂进行了评课,由高三备课组的江涛老师作总评。江老师点评到:“第一、今天两位老师参加的课堂展示,其课题的选择和确定颇为新颖独特。体现了两位老师在转变课堂教学理念上的一些思考和实践。第二、两位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中,都比较重视“激、探、用、物”四个基本要素的合适运用。在“激发和激励”学生学习探究动机方面都做得不错,对学生学习和探究实验中,对学生的“激励和激发”方面也运用自然,在“探究”动手实验和素材分析中,都重视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既有学生“个人自探”,也有小组内的“合作互探”,更有小组间的“交流合探”。第三、在课堂教学基本常规方面,两位老师都展示了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教学基本功底。教学语言简洁流畅,科学规范,教态自然大方,亲和力强。都能较为熟练地运用谈话式教学,重视启发式教学,重视对学生交流和发言的及时评价和激励,对于发现的学生出现的问题,都能及时进行有效的纠正。第四、作为刚入职工作不久的两位年轻老师,在这次参展活动中,他们勇于承担,敢于创新,善于改进,乐于听取意见。”五位老师点评到位,经典,对两位赛课老师所体现出来的优缺点进行全面点评,老师们提出的观点和建议,不仅让两位赛课老师,甚至我们全组老师都觉得受益匪浅。然后张学延校长对此次赛课进行总结和升华,让我们明白,我们中学生物教学为什么不可替代。首先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我们要明白高考四大能力要求,即学习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综合应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我们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中应该站在什么样的高度去统筹,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价值做深入的研究。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利用我们教材中的素材去引领学生去养成理性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如何对他们进行观念的引导,让我们的学生成为高品质的人。
2016年12月14日
温江中学生物组(曾敏会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