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校园快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快讯
地理名师工作室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简讯
2015年9月29日,地理名师工作室在高三年级开展了主题为“工业的区位选择”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温江中学教导处巴晓坤主任、德育处金忠主任、邹晓晔主任和地理教研组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由王洪平老师和刘娟老师分别献课。两位老师贯彻新课程理念,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充分体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思路。两位老师利用导学案进行讲练结合,师生活动默契精彩,听课的老师纷纷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打动,赞叹不已。
接着,地理教研组老师进行了评课分析。高三备课组的组长杨磊老师首先肯定了两位老师课堂结构的合理性与讲练结合的反馈性,然后建议王洪平老师可以在学生出现知识薄弱环节时就地解决,刘娟老师在评价作业时注意清楚解释。
高一备课组的张敬辉老师着重关注了学生活动,强调学生活动完成后应回归到知识总结和能力培养上。刘伟老师则就如何“简便判读三角坐标图”与各位老师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最后,地理工作室导师杨进老师进行总结发言。他提到:第一,地理教师是地理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把控教学节奏,扮演好知识传授者、学生学习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第二,学生是地理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诸多要素中的核心要素,地理教学的过程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去推进,所以要注重“自主”、“探究”、“合作”的地理学习策略。第三,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所以要形成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并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
通过探讨交流,两位献课老师表示受益匪浅,其他老师也表示通过观摩课堂看到了自己与其他教师的差距,从而树立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的决心。
地理工作室
2015年10月1日
附:献课教师的教学反思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反思
温江中学 刘娟
以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节为例,围绕"如何更好地提高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课堂教学有效性"展开实践和探索。力争使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尝试构建思维导图,实现从建"模"到悟"模",最后学会用"模"的学习能力的飞跃。以此引导学生重组学习思维,提升知识的迁移与应用能力。将这堂课颇多的收获叙述如下:
第一,适当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成功的一半,针对高三复习的特殊性,选择了两种教学方法,一是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案例教学追求的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其目标在于使学生学会探索知识形成过程的规律,不断完善知识体系,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课堂中采用了“先理后案”的呈现方式。“理”是基础,是完成本堂教学复习的前提,以小组合作的方法完成“工业区位因素”的知识构建;“案”—金砖国家,运用“理”独立分析该工业区的区位条件。这样的教学设计,目的以强化和巩固学习成果,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选取了广东省“饮用水厂”选址的案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理论联系实际。引发了不同小组的选址矛盾,通过组间交流说明理由,最终反馈了正确的选择,达到测评的要求:训练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一轮复习要精编活动单、精选例题。这堂课充分体现了精编活动单、复习讲义、精选例题,需遵循几个原则:习题量适当,题目要有典型性;有规律的归纳与总结;有答题技巧和方法的指导;要有知识系统的重组与再现。只有这样的复习活动单、讲义,才能对指导学生有效地复习起到较为显著的效果。
当然也有不足的地方:练题以后,缺少对知识的回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其次练习题中的“答案”的表达训练不够。在此环节,需要训练学生答题技巧和方法。避免不必要的丢分现象。如: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审题、做题、反思与总结);在答题技能与技巧上,训练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技能与技巧,训练学生熟练简答题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答题的基本模式(思维、应用、语言);同时,要学会使用标准答案。
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很注意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来积极思维与想象。对于本节内容的教学反思,使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课堂中学生的地位,加强学生在教中的“自学”和教师在教中的检测与反馈。
2015.10.4
《工业的区位选择》一轮复习课教学反思
四川省温江中学 王洪平
在自我评价中反思
我认为,本节课具有清晰的教学思路。以新课标教学要求入手,确定并展示教学目标;其次学生合作完成知识框架图;重要内容以核心考点分别呈现,一考点一习题,以习题突破和检测学生重点内容的掌握与理解,以练习(问题)作为情景充分体现教学家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引导学生在不断探索思考中前进。
但同时也存在几点不足:一是多注重计算机的演示,忽略了师生之间应有的信息反馈和情感交流;二是学生在进行针对训练时未将做题方法及思路进行明晰的展示,而是以口头叙述为主,不利于学生综合地理思维的形成;三是对学情的把握不尽合理,以致于时间安排上略有遗憾,可能导致学生难以分清学习的重难点。
在他人评价中反思
从同伴的评价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无论对于改进教学还是发展自我都是极具意义的。综合各位老师的点评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改进:一是在一轮复习中多注重练习题的深度;二是能直观展示做题的思维过程和参考答案;三是将典型习题作为一轮复习的案例,并能回归到知识点及知识框架中,做到举一反三。
在评价学生中反思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学习行为的分析、学习结果的的反思,能有效且客观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全面评价。本节课以问题式发现教学法为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极高,连平时学习不太在状态的学生也全神贯注起来,说明一轮复习中这种教学方式是值得采用的;但是整节课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缺少互动及主动提出问题,说明在以练习对学生的引导中可能缺乏深度。